鑄件清砂標準
泊頭市京兆銘機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鑄件毛坯清理打磨規定
為保證鑄件外觀質量達到用戶要求,對鑄件的清理工序作如下規定:
一、鑄件清理的技術要求:
1、清理后的鑄件外邊面,不允許有粘砂、氧化皮和影響零件加工、裝配及影響外表面美觀的缺陷。
2、鑄件內腔應無殘留砂芯塊、芯骨和飛邊、毛刺等多肉類缺陷。
3、機械加工基準面(孔)或夾固面應光潔平整。
4、鑄件的幾何形狀必須完整,非加工面上的清砂損傷不應大于該處的尺寸偏差,加工面上損傷不應大于該處加工余量的1/2.
5、鑄件表面殘留的澆冒口高度:
(1)所有材質的鑄件的非加工表面的澆冒口殘根都應修磨平整,且與鑄件要圓滑過渡,圖樣上標明允許殘留冒口殘根的除外;
(2)鑄件的加工面上不允許出現高出的澆冒口殘留量。
6、焊補的鑄件非加工面用砂輪或其他工具把焊口按母體修理平整,并把飛濺到鑄件的焊渣清理干凈。
7、經拋丸處理的鑄件
(1)在不放大的情況下進行觀察時,工件編碼應無可見的污垢,并且沒有氧化皮、鐵銹和異物。該表面應該有均勻的金屬色澤;
(2)鑄件經拋丸處理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應滿足技術要求;
(3)在無技術要求的情況下鑄件表面的覆蓋率應不小于98%。
8、對于消失模鑄件因難以填充造成粘砂的,根據實際情況,可用氧熔棒割除。
9、去除鑄件澆冒口,清出飛邊及各處非加工面的多余棱角,各處需機械加工面清理后剩余部分不得高于基面2mm。
10、各處非機械加工面清理后剩余部分不得高于基面2mm。
11、因造型失誤造成的鑄件難清理的,由檢驗員根據用工情況,給予清砂人員適當補償,費用由造型人員負擔;因清砂人員造成鑄件缺陷需焊補或報廢的,費用由清砂人員承擔。
二、鑄件清理的操作規程
1、清砂人員要本著先急后緩的原則,對每爐鑄件進行清理。
2、清理鑄件時,應首先檢查鑄件表面有沒有嚴重缺陷,如有嚴重缺陷是,但又不能自行判斷的鑄件清理后是否報廢的,應該及時上報工長和檢驗員處理。
3、清砂時不應損傷鑄件邊緣、棱角,薄壁件不能用大錘敲打。
4、清理大、中型鑄件時,應放置穩固;翻轉時,吊鉤應掛牢,并應墊廢軟胎或方木塊,避免碰撞。
5、清理澆冒口時應注意:
(1)錘頭應安裝牢固,錘擊方向應正確,避免鑄件缺肉損傷;
(2)避開周圍人員,以免誤傷;
(3)對于敲掉或錘擊時易帶肉的澆冒口應用風鏟或切割機在根部割除槽口,再進行敲擊;
(4)打落的澆冒口按材質分別堆放到指定的地點。
6、清砂的工作場地應經常灑水,保持濕法作業。
三、鑄件表面清理
1、鑄件表面粘砂和粗糙不平處,可用手工或機械方法進行表面清理,使鑄件表面符合驗收標準。
2、使用表面清理設備,如拋丸室要嚴格執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并注意:
(1)鑄件裝入設備前,應將鑄件內腔的浮砂、雜物清除;
(2)拋丸時要注意入室清理鑄件的長、寬尺寸及承受拋丸的時間;
(3)拋丸設備要按規定選用合適規格的彈丸,彈丸粒度要均勻、表面干凈,加入時應符合設備的技術要求;
(4)設備內的砂子、飛刺等應及時清理干凈;設備維護應符合安全操作規程;
(5)經常檢查設備易損部位和易損件,按要求及時更換;
(6)工作時要注意封閉操作,并先啟動除塵風機,然后開車工作。
3、鑄件上的毛刺、多肉、脹箱和錯箱造成的凸起應打磨平整,應控制鏟磨量,防止鑄件產生缺陷。
4、打磨鑄件時,應根據鑄件的材質選用砂輪。砂輪應無裂紋,安裝牢固,并有防護罩。
5、修磨平整所有非加工面,包括各處分型線及內腔鑄瘤;
6、鑄造孔應打通,外露部分要打磨光滑。
7、鑄件表面的夾砂應鏟除干凈。
四、安全生產
1、使用各種清理設備時、必須嚴格遵守設備安全操作規程;
2、工作時必須穿戴好各種勞保用品;
3、操作者應避開砂輪旋轉的切線方向,氣割時應順風操作,非操作人員不應進入操作場地。